目前,云南年产鲜切花达180亿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今年的玫瑰开得很好,销量也很不错。”一大早,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景都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中,花农赵金花和村民一道,开始采摘当天的玫瑰。预冷定型、包装,一枝枝鲜切玫瑰经过处理后,花头大小一致的花束包装整齐,被运送到呈贡区斗南花卉产业园区。
目前,云南省生产的大部分鲜切花和一些周边省份的鲜切花在斗南交易,占据全国鲜切花市场的份额超过70%。在这里,每天有117类、1600多个品种,约3000万枝鲜切花上市、集散,连接着近百万名花农花商。
斗南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郭照川介绍,鲜切花交易从2019年的92亿枝、交易额74.36亿元,到2022年的110亿枝、交易额突破121亿元,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年交易量逐年攀升。放眼全省,云南年产鲜切花已达180亿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云南花卉产业的蓄势绽放。
随着交易方式不断多元,近年来电商直播等交易方式日趋火爆,云南花卉的数字化销售渠道正不断拓宽。从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内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花易宝的数据来看,在5月的交易高峰时段,几乎每5秒就产生一笔电商交易。
下一步,云南将继续优化提升斗南作为全省花卉交易集散中心的功能,通过发展电商直播、远程交易等交易模式,构建高效交易体系,实现交易数量倍增。
近几年,云南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获得国家授权及在省内登记注册的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达950余种。其中,月季、菊花、绣球新品种受到市场青睐,部分已在欧盟注册、推广。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