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花卉品种该如何投放市场?如何保护育种者和种植者的合法权利?如何促进市场的正向发展。带着这些疑问,Hortidaily采访了24Hua创始人陈林女士。
图:24Hua创始人陈林女士
“我从2007年开始担任荷兰大丽孚花卉公司的中国总代理。和其他育种商一样,大丽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收取品种权费,但这在中国很难。此外,当时国内的鲜切花流通环节也很薄弱,几乎没有产品的市场化推广。我因此成立了24Hua,旨在帮助育种者更好的进行产品推广,通过参加国内不同的展会,用花艺的形式将品种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带动新品种的投放。同时,24hua作为种植者和育种者之间的载体,可以更好的进行信息传递和品种保护。”
市场上对品种权保护的呼声一直很高,这是一个需要育种者、流通渠道、种植者共同去努力关注的事。育种者有必要仔细研究中国市场,针对本土化进行针对性的育种,而不是随意将不加筛选的品种投放到中国市场。只有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好的品种才能让种植者盈利,而种植者也愿意为此支付品种权费,最终形成共赢局面。“市场上有很多声音抱怨种植者不缴纳品种权费,但值得反思的是育种者是否为收取品种权做足了准备。投入到中国的品种是否是为中国市场准备的?有没有相应的市场推广计划去辅助种植者?能不能帮助种植者获得真正的利润?是否是盲目无序的投放?”,陈林在谈话中反问道。“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品种必须是经过时间验证的,是要经过试种反复实验的,不是简单的发一张宣传图片就是市场推广。”
“早年传统的批发市场是粗放型型的,你根本不知道产品流通到了哪里。但现在随着鲜花产业供应链的进一步成熟,社交媒体的兴起,鲜花的流通渠道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量的鲜花从网上渠道销售,数据是可追溯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数据的可追溯性,在保证源头有效供给的同时,从渠道去保护品种权。”
“近期,我和合作伙伴一起在云南新拿到了15公顷的可备案的农业设施用地。云南土地资源紧张,这是很不容易的。新的基地可以帮助育种者进行产品试种推广以及注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很多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品种都未经注册,未注册的品种更是难以进行品种保护。希望行业从业者共同努力,为中国市场带来好的品种、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促进市场正向发展,”陈林最后总结说。
更多信息:
24Hua
联系人:陈林
网址:www.24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