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龚本富和陆松坐在小院里畅聊草莓销售的收益和下一步打算,院子另一边,武森阳穿着彩色的围裙,在一群“走地鸡”的环绕下直播带货,直播间观众一度达到10万人次。
龚本富是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骏翔蓝莓基地的负责人,陆松和武森阳是该镇白庙村鱼付农场的负责人。他们是怎么“搅”在一起的?
“我们联盟的应季运营从去年底才正式起步。目前,当季的草莓销售主要瞄准商超,规模化、标准化销售。像这棚草莓,供货百家商超,吞吐量做到1000多斤很容易呢!这要在以前,果农们的零售压根就做不到这种销量,导致很多果子都烂在园子里。”晒起销售的“业绩单”,龚本富眉开眼笑。
龚本富说:“2014年,我们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各自有了自己的产业。去年,我们联合起来,创办了‘浆果联盟’。有了联盟统一供销后盾,我们进行了模式创新,把个体草莓种植散户联合在一起。作为市场的‘探路者’,我们先打通外部销售渠道,让农户们的商品定向走到商超等消费市场中去。这样不仅提高了农户们的销量,也满足了顾客们的多样化、季节化果蔬消费需求。这就是中央‘一号文件’所推广的模式。”
在东双河镇彭洼村,草莓种植户翟斯宝难抑内心喜悦之情,激动地说:“加入‘浆果联盟’后,我们这些散户不用自己去找市场啦!统供统销的销售模式,既节省了我们的劳动力,又能帮我们及时进行销售,让我们可以多生产一茬,真正做到了双方共赢!”
来源:河南省品牌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