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33家培育单位的40个属99个植物品种“走出国门”,在2023德国埃森国际植物展(IPM ESSEN)上集中亮相,其中59个品种(种)达成出口意向。
现场展示
国际无性育种协会秘书长埃德加·克瑞格(左)参观中国展位
据了解,在本届埃森植物展开展前3个月,浙江萧建集团子公司杭州沃尔德园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织了“沃尔德中国植物推介”活动,最终征集到浙江农林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泰山林业科学院园林花卉研究所等33家科研院所和企业(人)的99个植物品种(种)赴展。 大丽花 ‘粉黛’,来自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适宜用作切花或庭院种植
“展示品种均有自主知识产权,绝大多数是第一次走出国门。”沃尔德园植公司营销总监陈傲霜说,我国出口的花卉植物主要是人参榕、虎尾兰、仙人掌类等,品类比较单一。他们希望通过和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让更丰富、更多元的中国植物有更多渠道走出去。
据陈傲霜介绍,这是沃尔德园植公司第二次组织中国植物推介活动,在2020年埃森植物展上,公司首次发起活动并征集到13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植物,有黄山楂、彩叶桂等,取得不错的展示效果,其中黄山楂‘金如意’经一年半试种适应性良好,接下来会在欧洲市场扩繁并推广。
陈傲霜说,在短短几天的展示中,国外专业观众对展出的一半以上品种表示出兴趣并达成合作意向,比如其中的芙蓉品种,因为比欧洲市场现有的芙蓉品种花期早、花期长,吸引了欧洲从业者的关注。
如何让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植物走出去?
陈傲霜发表了三点看法:一是建议多培育更“健康”的植物,即不仅观赏性强,各方面的抗性也要更强;二是鼓励多做杂交育种,目前我国的优良品种多是实生选种,需在杂交育种方面多发力,让育种之路更长久、更可持续;三是提高营销水平,比如能向市场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品种命名、更高品质的品种图像录像等推广资料。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