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阐述温室间能量转移加温方法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装备中心设施农业与智慧节水技术部对温室间能量转移加温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为破解连栋温室能耗高困局提供了一种全新技术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能源(Applied Energy)》。


温室大型化是设施结构类型的发展趋势,但在中国北方地区连栋温室冬季生产能耗大、盈利性差,严重制约规模化推广。同时,日光温室在太阳辐射截获和保温方面性能突出,冬季正午前后室内热量富余。日光温室富余热能在寒冷冬季非常宝贵,但将其用于夜间自加温存在供需失衡问题,导致热能利用效率低。连栋温室具有更大热负荷,将收获的日光温室热能转移至连栋温室有望发挥更大效用。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热源热泵的温室间能量转移加温系统,将日光温室的空气余热收集起来用于连栋温室加温,以实现温室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研究提出了连栋温室采暖负荷室内外设计温度分级取值方法和热负荷精细计算模型、日光温室空气余热计算模型以及关键设备选型计算方法。运用寿光地区冬季气候条件进行模拟发现,日光温室可利用空气余热为100.8~112.6 W/m2,作为匹配热源的日光温室面积应不低于连栋温室的2倍。以位于山东省寿光市智慧农业科技园的建成系统为例,详细描述了系统实现过程及实际运行工况,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加温效果稳定,以日光温室内空气作为热源可将热泵COP提升23~26%,系统节能潜力巨大。该研究成果为连栋温室低碳节能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