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人工智能5G农业机器人正式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海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蔬果大棚里开始了全天候生产巡检,这也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5G农业机器人从研发阶段正式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在示范园内可以看到,这款机器人外观为白色的卡通人物造型,有清晰的五官和手脚,通过底部的轮子可完成360度旋转和移动,可以流畅地沿着栽培槽自动巡检、定点采集、自动转弯、自动返航、自动充电,如果在途中遇到了障碍物还能自动绕行。
“我们为这款机器人研制了多路传感器融合技术,使它拥有类似人体的五官功能。”福建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副所长赵健说,机器人的耳朵上安装了两个700万像素的摄像头,眼睛里安装了两个500万像素的摄像头,头顶安装了风速风力、二氧化碳、光合辐射等感应器,嘴巴下方安装了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实时采集。
据介绍,与农业物联网的传感器相比,这款机器人可以实现实时移动,不仅采集的点位更多,而且图像和数据更加全面和精准。与人工田间检测数据相比,机器人可以全天候工作,采集的数据也更加连续和详细。
目前,这款机器人已经可以实时回传大量清晰的图像和视频,不仅实现了VR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工作,也为后续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更多基础数据来源。
“高质量采集是第一步,是未来更多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福建新大陆时代科技公司总经理郑培强介绍,通过数据积累和人工智能算法,下一步机器人将能够完成深度学习,最终将帮助人类制定生产管理决策,比如自动判断农作物的健康状况、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等,甚至可以直接通过“仿生手”进行采摘。
来源:河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