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AI工厂、无人果园数字平台……重庆在智慧农业领域有这些成果

9月1日,2022智博会智汇八方国际新闻中心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媒体群访活动在线上举行。现场,多位专家围绕渝北区兴隆镇智慧种苗工厂项目、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谈论。

会上,重庆农科院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研究员刘吉振重点讲解了重庆农科院鱼菜共生AI工厂技术与装备以及“一张图”“一平台”“一张网”打造山地农业数字闭环两个成果。

刘吉振介绍,重庆农科院经过多年研究,还形成了鱼菜共生智能工厂技术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蔬菜单位面积年产量20吨/亩,养鱼密度可达100 kg/m3,饵料系数降低20%,生长周期缩短1/2。实现种养耦合全循环,蔬菜栽培氮肥全替代,节水节肥50%以上,整体节省劳动力80%以上。该项目目前已开展推广应用,成果转化合同额5000万元。

访谈中,重庆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郑吉澍以重庆渝北区兴隆镇的智慧种苗工厂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农业领域进行数字化改造。据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智慧种苗工厂主要开展工厂化蔬菜优质种苗生产,年产优质种苗1.5亿株,供给渝北80%的蔬菜种苗市场需求。

“我们通过搭建数字孪生管理平台,把现有的设备按标准通讯协议连通,实现了统一集中数据采集管理。”郑吉澍提到,在蔬菜播种环节,实现了基质拆封、基质搅拌、育苗穴盘自动堆垛等自动作业,节约该环节劳工人数2人以上。

在物流运输环节,采用牵引AGV,实现了转运架在播种车间和育苗车间任意苗床的自动运输,系统平均工作效率达1080盘/小时,节约该环节的劳工人数3人以上。在苗期管理环节,开发了遮阳、风机等环境控制设备物联网系统,根据温室环境参数自动控制温湿度、光照、水肥等。

同时,还构建了生产溯源系统,采用现场实时录入,实现了从种子来源、品种等各个环节的人员、时间、天气等溯源信息采集。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可查看种苗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数据。

来源:华龙网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