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发布消息,近两年,随着“悦己消费”崛起,鲜花不再只是节日礼品,年轻人流行起给自己买花,享受一束鲜花带来的快乐。与此同时,鲜花电商应运而起。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将2015年喻为“鲜花电商元年”,经过几年发展,2021年颇有爆发之势,市场规模已达896.9亿元,第三方平台、垂直电商、生鲜电商等参与者众多。
目前,不少年轻人选择线上买花。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红玲称,“我们去年的交易总量创近5年来最大涨幅,其中电商需求增幅高达204.39%。这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商板块崛起;另一方面是随着鲜花空配、物流冷链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鲜花运输时间长、质量变化快的难题,提高了客户体验”。
早在2015年,鲜花电商就曾迎来一波投资热潮,彼时赛道上以垂直电商为主。然而此后几年,鲜花电商赛道却悄然沉寂。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一件直发发展迅速,快速推动了我国花卉零售市场扩张,带动了花卉产区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与产能扩大。”
鲜花消费愈发出新,唱主角的不再仅是康乃馨、玫瑰这种过往被大众熟知的花材,品种丰富的芍药、绣球,重瓣的百合亦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据了解,鲜花市场的增长一方面来自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生鲜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线上鲜花市场的扩容,同时还带动了上游更多小众、优质的鲜花品种的培育与市场推广。
在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平台上,一些日常小众鲜花品种正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如绣球、芍药、洛神卷边、火灵鸟、果汁阳台等,颜色应有尽有,形态和款式都更具个性。不少消费者在养护这些花的过程中还会认真地拍下买家秀,分享到评论区和各个社交媒体上。
盒马数据显示,今年绣球“艳压”玫瑰,挑起了七夕鲜花消费的大梁。在社交平台上,盒马9.9元一枝的绣球成为出现率极高的鲜花。今年7月,绣球销量同比去年增长180%,环比6月增长60%。其中,最喜欢买绣球的前五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
点击此处阅读剩余原文
来源:浙江数字电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