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阿坝州若尔盖县铁布镇德玛村,一排排白色钢结构的标准化大棚内,收完羊肚菌又栽种的白萝卜苗破土而出,长势喜人。200多公里外的松潘县川主寺镇,两个智能化无土栽培大棚正在建设中,9月中旬即将投用。
铁布镇和川主寺镇平均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同属高海拔、高寒地区。在浙江对口支援下,两地不仅“冒”出了一个个大棚,还引进了不少果蔬新品种,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川主寺镇上磨村,走进桐乡—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智能化无土栽培大棚内的防草膜、反光膜等工程已完成,工人们正忙着安装调试立体栽培架和智能种植设备。
“园区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投入浙江援建资金1070万元。”浙江驻川干部、松潘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建华说,园区将建8800平方米高标准联动保温大棚和4800平方米智能化无土栽培大棚。
塔金麦(嘉兴)智慧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无土栽培大棚的运营工作。该公司董事长何朝辉介绍,他们将采用NFT浅液流有机种植模式。即模拟自然种植,精准添加矿物质、小分子蛋白质等,在循环封闭的环境下种植农作物。“和传统农业相比,这一模式运行费用低、土地利用率高,产值提高3—5倍,节水70%—95%,更生态环保。”
何朝辉透露,公司还将引入新一代物联网、5G、云计算、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技术,进行农作物生产环节的精细化识别、感知。同时,植保系统采用物理和生物菌技术防治病虫害,让农产品更安全。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