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田间孵化梦想,建近200个“鸟巢”种植中药

比起大多农作物,中药材种植受环境影响更大。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及湖南天岳黄精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届博士毕业生刘德果与团队独创“中药鸟巢”,改变了中药材种植靠天吃饭的现状。如今“鸟巢”种植棚已在全国多个省份落地并取得成功,“中药鸟巢”守护着中药材的生长。

八月,进入秋收时节,农田之中满是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位于一片农田中的“鸟巢”种植棚格外打眼。远远看去,硕大的半球形种植棚呈半透明状,极具现代感的外形与田间的自然质朴有些格格不入。走近端详,棚外是结实的网架撑起的巨大半球形,外面铺上太阳能光伏板,内里更有乾坤。整个中药大棚内采用的是雾化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空间得以最充分的利用。

“因为外形很像‘鸟巢’,所以取名为‘中药鸟巢’。”刘德果告诉记者,为了响应国家“碳中和”的号召,他和团队在建设“中药鸟巢”时,便在外部铺设了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没有任何污染。这些光伏板发的电,不仅可以维持‘中药鸟巢’的运转,还可以卖到国家电网。”

在“鸟巢”内部,采用的是雾化立体无土栽培技术,辅以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节。“700平方米的占地,可以种植原本需要5000平方米土地来栽培的药材,这就是立体栽培的好处。”因为是无土栽培,针对不同品种的中药以及每种药材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刘德果及其团队培育出了56种营养液,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控,使得中药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

“没有土壤的限制,中药材可以长得更大,加上专用的营养液和最佳生长环境,培育出来的中药材品相非常好,有效成分含量平均提高2.56倍。”刘德果自豪地表示,整个“中药鸟巢”的种植体系,具有立体化、智能化、产业化、绿色化的特点,为中医药种植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来源:华声在线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