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型生态农业道路 丁兰本土企业将经验走出浙江

“每一盆基本上都长出三四多朵花,这样的标准就可以出货了。”早上八点多,胡伟祥赶到丁兰街道沿山村的金色池塘农业示范园,2000多盆长势不错的红掌,装箱运往上海,扮靓当地的写字楼。

作为丁兰本土企业,金色池塘农业示范园是华东长三角一带最大的红掌种植基地,一年出货量达200万株。如此大的出货量,背后是负责人胡伟祥打造的数字化联动的“无人温室”。

金色池塘农业示范园主要种植红掌、蝴蝶兰、凤梨等,目前有两个基地,占地面积达300亩,分别位于丁兰街道的沿山村、临平乔司朝阳村。

温室内控制系统,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以及遮阴系统,都已经100%实现自动化控制。胡伟祥举了个例子,红掌的生长温度是在18度左右,系统设置好参数之后,会根据一天的温差变化进行温度控制。

这套系统颠覆了传统的种植方式,让他尝到了不少甜头,“花卉种植过程不可控因素较多,工人对天气感知有滞后,花材损耗较大,用上数字化系统之后,产品品质更稳定,花材损耗降低了50%以上。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发,外地员工没办法回来,偌大的基地只有8个工作人员,我们花卉生产基本没受到影响。”

“自动化温控系统肯定是农业的未来趋势,这条路很长,当下我们还在摸索前进,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加快推进传统花卉苗木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符合现代花卉苗木生态绿色的产业路径。”作为浙江省花卉协会盆花分会副会长,胡伟祥身上背负着产业共富的使命。

来源:杭州网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