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8字舞”和“方言”

科学界普遍认为,蜜蜂在距离蜂巢超过100米外找到优良蜜源并采蜜返回蜂巢后,它们会跳起摆尾舞或大众俗称的“8字舞”,通过“舞蹈语言”告诉同伴食物源的方向和距离等信息。苏松坤说,这其实是蜜蜂的一种蜜源信息交流传递“舞蹈”。

对于食物源的远近,蜜蜂主要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摆尾的次数,来告知其他蜜蜂。传递食物源方向,则是通过重力线、太阳、巢脾三者来定位,在垂直的巢脾上,重力线与蜂舞中轴的夹角表示太阳与食物源的夹角。蜂舞中轴的方向代表着食物源的方向。卡尔·冯·弗里希正是由于在蜜蜂“舞蹈语言”上的这些科学发现,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浙江大学任教时,苏松坤曾带领科研团队到漳州农业学校附近的大梅溪进行野外蜜蜂舞蹈行为试验,成功组建中华蜜蜂(中蜂)、意大利蜜蜂(意蜂)混合蜂群,巧妙解决混合蜂群中的不同种群蜜蜂因个体气味不同而相互排斥斗杀的难题。

在混合蜂群中,他们发现中蜂和意蜂的舞蹈语言曲线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中蜂、意蜂存在不同“方言”。蜜蜂从相同食物源采集糖水回蜂巢,中华蜜蜂在传递信息时,摆尾时间更长,摆尾幅度更大,在中、意蜂混合蜂群中,中蜂可以很快理解意蜂不同的舞蹈语言,并正确地找到蜜源。意蜂也具有解读中蜂不同“方言”的能力,但不如中蜂准确、快速。

来源:东南网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