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蘑菇插上电极,截获了一手蘑菇语

近日,英国《卫报》的一则新闻称,来自英国布里斯托西英格兰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4种蘑菇的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蘑菇可能会通过菌丝“说话”,并初步破译了它们的语言系统:大约有50个英文单词。

蘑菇在分类上属于大型真菌,我们平时吃到的菇菇只是它的子实体,这是蘑菇的地上部分。而在蘑菇生长的基质里,地下部分还蔓延着纠缠在一起的菌丝。

菌丝的作用类似于植物的根,它们遍布各处,能吸收寄主或土壤中的营养,有时还能为其他菇菇输送营养。某些种类的蘑菇,还会让菌丝形成特别的网来捕虫。

除了基础功能,科学家还发现了菌丝的附加属性:它们能传递电信号,就像神经纤维上的电脉冲那样。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会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在单个神经元上,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但这并不意味着电信号只属于神经系统,除了蘑菇,原生动物、水螅,甚至植物都会自发产生电脉冲信号。

换句话说,电信号或许是生物界一种普遍存在的沟通方式。于是,研究人员把密密麻麻的电极插进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类脐菇(幽灵真菌,Omphalotus nidiformis)、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菌丝和子实体里。

4种蘑菇的确都产生了电信号,并且波形图各有特色。但无论哪种菇,放出的电信号都是成串且富有规律的,充满节奏感。每次电势尖峰之间平均的间隔时间为1.5小时,峰值平均电势约0.3毫伏。这样的放电行为不由让人联想到了大脑神经元。

研究者紧接着将采集的电信号转化为二进制数据。然后按照语言学逻辑,比照着英文语法和语言习惯,用算法拟合转化了这些数字信号。

虽然没破译出那些电流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他们对蘑菇语词库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蘑菇词库中大约有50个单词,其中高频词汇15~20个。有意思的是,不同蘑菇的语言并不相通。语言结构最复杂的当属裂褶菌,不仅话密,而且喜欢用高难度句。相比之下,金针菇和虫草菌就更显沉默寡言一些。

除了通过菌丝彼此交流,实验数据中还记录到了蘑菇通过菌丝与近旁水果的电信号来往。于是他们推测,电语言可能是蘑菇种群保持联络、交流环境信息的一种方式。此外,蘑菇身上还有其他的脉冲信号:营养运输脉冲,所以这些电脉冲的另一种解释是,与蘑菇的营养方式相关。当然还有第三种解释:这个蘑菇语词典其实啥也不是,人类想多了,蘑菇们懒得说话。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