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尝试在大楼内种水稻

受到极端气候冲击,全球粮食供应大减之外,稻米在水田种植,不仅需农地面积,也耗用大量水资源,而新加坡两者都缺少。淡马锡国际基金会资助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大楼种稻」测试研究计画,在2月底收成第一批米,结果良好让政府相当支持。

据悉,稻米先在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温室发芽育苗,之后转送到六层楼高的高科技垂直农场,位于淡滨尼的建屋发展局大楼,垂直农场种稻由永续资源科技公司 Netatech 管理,使用精准滴灌系统,水与养分都精确直接送到稻苗根,一方面大量减少水资源使用,一方面可精准调控水与养分供应,确保稻苗最佳生长。生产每公斤稻米约需要 3,000 公升水,使用滴灌方式,可减少到仅 750 公升,对水资源供需紧张的新加坡来说大有助益。

稻米本身也是特殊培育品种,称为淡马锡米,由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特别育种,能抵抗极端气候,包括高热、干旱、淹水等品种。第一批大楼种稻种出的淡马锡米于 2 月收成,由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如何以更永续的方式种出更营养的米。未来,新加坡团队将会持续研究在都市种植稻米的方法,以对抗极端气候和先天自然资源不足的弱势。

来源:Nownews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