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国家农高区“两莓”示范园的5G蓝莓植物工厂“样板房”内,“玻璃温室里的‘智慧大脑’一旦感应到温度超过30摄氏度,喷淋设备就会自动启动进行降温。”“两莓”示范园负责人俞小花说,这个“样板房”里种植的都是蓝莓,比较娇气怕热。
“目前除了采摘和修剪需要人工作业,在5G植物工厂里,水、肥、营养液、光照、温度已经全部可以实现智能控制。”俞小花介绍,温室顶部的阳光板有自动调节光照的功能,并可自动开关;温室上方还有外遮阳、内遮阳和一层保温层,会根据实时温度自动开关;地面上,种植盆底部还布设了“地暖”管道,冬天寒冷时可以给土壤“加温”。“由于生长环境好,即使今年冬天我们没有启动加温系统,‘天后’这个品种预计4月底就能成熟了,比露天种植大概早一周。”俞小花指着一列长到五六十公分高,已经开花的蓝莓说。
数字化的第二个功能是分析,把日常监测到的数据,与标准化栽培指标进行智能比对分析,形成综合评分结果,一旦分析到数据不在安全范围内,显示屏就会出现小铃铛闪烁预警。此时就涉及到数字化管理的第三个功能,即应用,数字化的分析结果可以指导农场管理人员实时调整农事活动安排,比如大棚里种的蓝莓,施肥、滴灌、避雨、遮阳、喷淋等,都可以通过远程方式在手机端点击设备开关就可以实现,而5G蓝莓植物工厂除了远程操控的方式,还可以实现自动感应自动控制。
数字技术的加持,对两莓精细化、精准化种植提供了详尽的技术参考,形成了标准化栽培的模式,从而实现提质增效。预计今年达产后,示范区蓝莓平均亩产在1000到1500斤左右,比普通农户种植增产20%以上,亩均增收超过万元。
来源:山东科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