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人口的增多,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成为当今一大挑战。智慧温室、城市农业、植物工厂等新型栽培方式近年来不断革新,对植物照明的需求也日渐增长。近日,HortidailyChina专访了植物照明领域技术顾问Richie, Richie目前在Fluence工作。
“我从2016年开始进入植物照明领域,主要负责中国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并在不断发展的市场,有很大上升空间。目前中国的农业从业人员主要还是老一辈传统农民,年龄在40岁以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中国的设施农业爆发点将在10年或20年之后,那时老一代农业从业人员退去,新一代力量成为真正的主力军。我们现在做了大量探索,为未来铺路。”
“设施农业分大小年,大型项目酝酿时间通常都在2年左右。国家目前也在新建一些高科技园区,也进一步拉动了设施农业发展。在我看来,植物照明目前还需要很多的推广宣传,要让种植者了解到照明的好处。目前温室的照明使用率不及植物工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超大型城市的蔬菜自给率也是一个问题。植物工厂、社区覆盖性生产等更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将成为趋势,植物工厂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型城市也有了更多发展。”
“就目前而言,花卉温室的利润要好于蔬菜生产,花农在挑选补光灯时主要是便宜,会更多的考虑运营成本;蔬菜的温室投入前期成本巨大,回报周期比较长,对运营者而言压力不小。我们发现种植者越来越重视运营成本,正逐步从HPS转向LED,能源可节省50%以上。”
“此外,温室生产、植物工厂目前的生产成本都比较高,蔬菜的售价成本显著高于露地生产。如何降低生产是一方面;同时也要从社会层面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意识,让消费者了解绿色蔬菜的生产,从而推动消费的发展。另一重要现象是蔬菜线上销售目前占比不高,大部分还是通过线下分销,因此售价也不高。目前国内有些园区将一产和二产、三产结合,可以带来部分收入,但也不完全能覆盖运营成本;特别是在目前新冠疫情出行受限的情况下。”
Richie 说,“运营成本、初期投入等是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大型企业而言,还会考虑品牌影响力,需要有现成的经验和完备的服务;大型私人种植者会综合考虑性价比,还有一部分以低成本生产的小企业,会更多的考虑投入。”
更多信息:
联系人:Richie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