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地处喜马拉雅山腹地的西藏阿里军分区什布奇边防连,迎来一群特别的小生命——官兵自行孵化的鸡苗破壳而出,给寂寞的雪山平添了几分生机。
什布奇,藏语意为“太阳最后落下的地方”。什布奇边防连驻地海拔虽只有2900多米,但四周雪山环绕,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近300公里,途中要蹚过10余条河流、翻越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达坂才能到达。
为破解物资补给难题,连队官兵训练、巡逻之余,还自己动手开展农副业生产丰富“菜盘子”。自行孵化鸡苗、养殖家禽,便是官兵探索的办法之一。
“这里原本是乱石堆,官兵们自己动手,开垦出几块菜地、一片果园。”谈起建园初衷,该连指导员赵向南告诉记者,为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大家的归属感,连队精心设计了建园方案。官兵齐心协力,垒围墙、挖池塘、建菜地、铺通道……几个月的时间里,官兵们用勤劳的双手使生态园初具雏形。
去年年底,在家休假的战士刘涛,得知连队建起了生态园,产生了将自家种植的火龙果树苗带回连队的想法。在官兵的精心呵护下,刘涛带回的火龙果树苗在温室大棚里长势喜人,连队从此多了一抹绿色。
就这样,如燕子衔泥、蚂蚁搬家,官兵利用休假时机,从家乡带回芒果树、柚子树等各种树苗,不断丰富着生态园的果树品种。如今,园内种植的各类果树已达200余株。
指导员赵向南告诉记者,近几年,上级携手有关科研院所,运用最新农业技术,分域分类精准施策,有序推进边疆地区部队“植物工厂”建设。得益于此,连队于去年底建起“植物工厂”,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使蔬菜生长周期大为缩短。如今,官兵餐桌天天见绿,结束了冬季吃鲜菜难的日子。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