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化肥价格居高不下,部分经销商、种植户喊贵,部分生产商又喊亏。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磷肥涨价源于国际市场磷铵产品涨价,硫磺这一占磷肥成本近半的主原料,价格成倍上涨。国际形势等多因素拉涨了企业生产成本,引发 “连锁反应”。部分企业和受访人士呼吁多措并举保供稳价。
受化肥涨价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种植户减少用肥的状况。连片700亩的良田坝位于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基地。墨冲镇镇长黄道荣介绍,磷复肥实际购买价格达到4320元/吨,较去年同期涨了近80%。他说:“一亩地以前用2包肥(每包80斤),今年每亩地只用1包半。”
贵州磷化集团瓮福贸易公司董事长蒋华说,国际磷铵产品价格上涨,引发原料硫磺价格从此前的200美元/吨,涨至现在480美元/吨。国产硫磺价格也“水涨船高”,从此前的2600元/吨,涨至3400元/吨。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宣刚说,生产化肥需要硫磺、煤炭、硫酸、天然气等原料,2021年以来,受大宗商品涨价潮等因素影响,煤炭、天然气的价格涨幅均超过100%。“硫酸从去年的110美元/吨涨到今年的350美元/吨,涨幅超过200%。”他说,化肥生产企业的运输、人工等成本都在涨。
我国化肥呈现钾肥紧缺、磷肥产能相对过剩,复合肥严重过剩的状态。其中磷复肥主要通过“国内农业直接施用、国内工业原料(含复合肥加工)、出口”三种途径消费。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