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把小浆果做成致富大品牌

目前,青岛西海岸蓝莓种植规模达9.3万亩,遍布张家楼、藏马、六汪、宝山等镇街。全区现有规模以上蓝莓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带动约6.8万农民从事蓝莓种植产业。从最初尝试到如今发展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支柱产业,这枚蓝紫色小浆果,在一年又一年徐徐吹展的春风里,缓缓催开了乡村的致富之花。

2000年,西海岸依托当地自然优势,开始尝试种植蓝莓。胶东湾天然绿色的自然环境、以花岗岩为母质的石质土、黄棕壤土壤结构、偏酸性的pH值以及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度契合了蓝莓的生长需求。因此,这里种出的蓝莓果形状饱满丰盈、口味清香浓郁、口感软糯酸甜,短短时间内,品质上乘的“黄岛蓝莓”就在青岛当地打出了名号。

好品质不能只依赖先天条件。要想蓝莓能持续保持稳定的品质,并且跟随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品质,就必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和培育。有着“中国蓝莓第一小镇”之称的宝山镇,联合社会资本,投资了1530万元,规划建设中国(青岛)蓝莓产业研究院。与农业科研院校进行深入合作,开展新品种研发,对蓝莓优良品种进行超前布局培育,保障蓝莓品种合理更新换代。同时依托产业研究院,制定出《蓝莓采摘技术规范》等7项全国蓝莓示范标准,邀请山东果树研究所刘庆忠教授团队协助制定黄岛(宝山)蓝莓规范,从果品种类、果实规格、营养成分、种植条件、管理模式、包装样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全方位的宝山蓝莓标准和规范,使蓝莓产业发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在青岛森咖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蓝莓大棚里,全自动化管理模式下的蓝莓长势良好,一颗颗圆润的小果子正努力生长。“再过二十来天头茬就能上市了。”公司总经理崔焕臻看着一棵棵蓝莓树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基质无土栽培让蓝莓生长过程变得更加可控,更易实现绿色、高产、优产,这种现代化的蓝莓种植模式是西海岸近年来的探索方向。

2021年,西海岸蓝莓远赴兰州、西安、深圳、上海等地开展推介会,在全国掀起一股强劲的“蓝莓风暴”。推介会不仅让西海岸蓝莓走进全国消费者的视野,也引来了盒马鲜生、百果园、万果联、中农批、青岛永旺超市等知名农产品流通企业和超市的关注与合作,西海岸新区蓝莓通过这些商超渠道走向了更广阔的全国市场。

线下推广强劲,线上力量也不能忽视,西海岸蓝莓搭上直播新媒介,让新区蓝莓通过“网络快车道”进入千万百姓家。近年来,宝山镇与抖音、学习强国、大众海蓝、淘宝等平台开展蓝莓线上销售合作,成为抖音平台国内仅有的5个“‘十亿流量助农’电商基地打造计划”乡镇之一,享受免收100万元流量费优惠。创新举办“线上”蓝莓节,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直播当日各平台观看量达86万余人次,直播期间订单量突破1.2万单,销售额达200余万元,直接带动线下3600余万元蓝莓鲜果销售。

目前,宝山镇与青岛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强强联合,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占地70余亩的果品深加工产业园,建设万吨恒温库、气调库,标准化果品分拣车间三个板块,有效解决果品的存储、深加工、销售等短板问题。配套建成果品深加工产业园服务保障中心、蓝莓产业研究推广中心,开发蓝莓酵素、花青素、叶黄素等高端产品,提升科技附加值,实现新区果品全产业链发展。蓝莓产业链的加长,让种植户有了更多致富路子。

如今,西海岸已成为全国县域内最大的蓝莓规模化种植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主栽蓝莓品种有蓝丰、北陆、布里吉塔等。2021年,蓝莓总产量2.69万吨,产值达10.5亿元。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