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上庄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的10万平方米智能联栋温室内,首批樱桃番茄眼下正进入成熟期,一串串饱满、鲜红的串收小番茄非常喜人。记者从首农食品集团获悉,此次试投产的番茄种植面积有2.4万平方米,去年底定植到如今收获,共用了70多天时间。
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是2021年本市“3个100”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计划的首个示范项目。按照规划,这处占地千亩的园区将打造成为包括研发创新基地、配套协作区和20万平方米绿色示范工厂在内的“生产+科研”创新工场。
鲜为人知的是,创新工场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欧式风格奶牛养殖场。随着城市发展,根据本市对畜牧养殖业的政策要求,养殖业已于2017年正式迁出。为盘活奶牛场的国有资产,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应运而生。去年5月,创新工场启动建设,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调试,12月31日完成首批番茄的定植,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运营。
东西长500余米,南北宽185米,温室顶部脊高超8米,智能连栋温室一期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目前京津冀地区单体最大的温室,也是整个创新工场建设的初步成果。
高投入、高产出是设施农业的一大特点。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到2025年本市蔬菜自给率将提升至20%以上,相当于在目前基础上要提高一倍。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更高效的设施农业是必由之路。李新旭表示,创新工场将农业技术、农业设备与智能化、网联化的国产技术进行有机集成,探索形成以设施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模式,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充分考量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目前国产化率已达80%。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