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蔬菜100%自给,南京近半耕地“非粮化”

灾情疫情之下“买菜难、买菜贵”的状况在此前封城的武汉、西安也存在过。对于大部分一二线城市来说,农产品尤其不耐储存的绿叶菜自给能力有限,主要靠物流、市场解决。港深等城市几乎就没有农业,农产品主要靠域外供应,而广州、成都、宁波等地则拥有相对较高的自给率。

一线城市北上广都将保护耕地放在突出位置。北京“严守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66万亩耕地保有量底线”。数据显示,北京蔬菜产量连续17年下降,自给率不到10%,上海“落实202万亩耕地特别是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广州常用耕地面积132万亩,蔬菜能实现完全自给自足。

耕地面积、“非粮化”程度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越多经济越好,人们对粮食以外的食物需求也越多,尤其对体验式、观光式和休闲式农业需求也越大,从而越刺激耕地“非粮化”。不过,从各地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来看,相关红线早已划下,不会轻易地被突破。在有限空间里,各个重点城市的都市农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北京以发展首都都市型农业为目标,着重于解决诸如农产品市场需求扩大而生产空间缩小、生态休闲需求增加而基础设施薄弱等矛盾;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发挥农产品生产应急保障作用。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以发展高效生态为主攻方向,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制定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地方性法规,培育家庭农场和合作农场,重点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相适应、绿色低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农业产业。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优质“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截至2020年底,蔬菜、水产品自给率分别达到 100.6%、90.2%。

来源:搜狐


发布日期:



如果您想免费订阅我们的每日新闻,请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此领域的其它新闻:


点击订阅我们的每日EMAIL新闻信

取消 订阅